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分类:政策法规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0-10 09: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只有在上列几种情形下,争议双方当事人方可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提起仲裁程序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并且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荐代表人进行劳动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同时,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既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概要描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只有在上列几种情形下,争议双方当事人方可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提起仲裁程序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并且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荐代表人进行劳动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同时,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既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 分类:政策法规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0-10 09:15
- 访问量:
编号: ______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案由:
(被) 申 诉 人 (被) 申 诉 人
姓 名 单 位
性 别 主管机关
年 龄 法定代表人姓名
民 族 性别
职 业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
住 址 单位地址
电 话 电 话
请求事项:
事实和理由:(包括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致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申诉人(单位):___________(签名或盖章)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
附:1.副本__________ 份 2.物证__________ 份 3.书证 _________ 份
说明: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提交的法律文书。填写此类法律文书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等。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文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前应当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一条例》规定,劳动争议是指: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比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等;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只有在上列几种情形下,争议双方当事人方可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提起仲裁程序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并且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荐代表人进行劳动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同时,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既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第二,关于仲裁时效的问题。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有不同的规定,劳动法规这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而《条例》则规定为6个月。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解释:1995年1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申诉时效按照《条例》执行;1995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不再受理,但是当事人能够举出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的理由除外。
第三,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根据《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县、市、市辖区仲裁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此,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发生地的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书。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辖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第四,争议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书时,应当有正本和副本两份,正本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副本发送给被申诉人,当事人应当按照被申诉人的人数提交申诉书副本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送达被申诉人。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申诉人是职工的,"姓名"一栏应写明本人的姓名,申诉人是单位的,"姓名"一栏可以不填。
(2)申请仲裁的事实和理由。填写此项时要做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工作单位等。第五,在仲裁程序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申请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立刻组成仲裁庭;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案一庭及合议制,合议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合肥市政务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为合肥人力资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求职人员就业及知名企业用工解决了供需矛盾、为配合各类企业用人制度改革规范用工行为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保障,多次受到省市劳动部门表彰。
代码,不可修改删除
代码,不可修改删除
版权所有 ©合肥市政务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皖ICP备090000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合肥 seo